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临沂兰陵18年探求移风易俗治本策 打造文明乡村

    信息发布者:屯山野稗
    2017-07-06 12:07:49   转载

    农村移风易俗工作难在稳妥“革弊”,也难在长效“立新”。18年前便已开始自发摸索移风易俗的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朱村,尝试过以罚款、堵路等方式强推红白事简办,也曾为此爆发激烈冲突,几经“推不下去”、数度“死灰复燃”,最终摸索出一套村民服气、操作性强的“土办法”。如今朱村已经从90年代初“邻里不睦、婆媳不和、儿女不孝;社会稳定差、村容环境差、村风民风差、致富意识差”的“三不四差”村,发展成为周边村民艳羡的省级文明村。

      十年试错探求易俗治本策,一朝悟道催生省级文明村 

      朱村自1998年启动移风易俗,最初的10个年头,并未取得预期效果,村中气象难改。村党支部书记宋体申认为原因有二:一是认可度低,未能真正使村民“服气”;二是措施不得法,遭遇“执行难”。10年的摸索试错,朱村逐渐找到了一些切实管用的法门。

      第一条是民主协商。翻开朱村的《红事理事制度》,包含“祝喜规定”“女方出嫁规定”“男方结婚抬嫁规定”“招待饭菜标准”“喜事出席规定”等13个大项、百余个小项的规定。其《白事理事制度》也包含“帮丧人员名额规定”“饭菜招待标准”“破孝范围”“客人挂账规定”等12个大项、70余个小项的规定。这些诞生于2009年的村规民约如今在山东各地农村并不鲜见,而朱村的独特之处在于,所有条款全部经由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逐项表决协商。

     

    村民在观看移风易俗展板 

      关注朱村多年的兰陵县文明办主任贾传龙认为,协商表决提升了制度的合理性和认可度,起到了让村民“服气”的现实作用。一方面,全村不论大门小户每家都有一名当家人以“村民代表”身份参与表决,代表的广泛性决定了制度的权威性;另一方面,对未获通过的条款,会按照村民代表意愿修订后重新表决,相关制度从村干部一厢情愿的“好意”,升级为绝大多数村民发自心底的真实意愿。据了解,朱村还主动联系镇司法所逐条审核把关,确保相关制度合情更合法。

      第二条是精准执行。精准执行一方面表现为找到精确的切入点。每逢婚丧嫁娶,主家习惯找“大总管”来主持大局,调配人财物。朱村“两委”利用这一特点,对村里所有“大总管”进行统一管理,如果其主持仪式时未遵循红白理事制度规程,将会被永久取消资格,并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。“‘大总管’都是村里的能人,罚款事小,丢了一辈子最看重的面子可是大事”,村主任宋怀国说。

      精准执行还表现在一视同仁,毫无偏私。一位村民去世后,因其亲属系某单位领导,交际面广,前来帮丧、吊唁人数超标,而“大总管”因为多喝了两杯未能及时制止,最后“大总管”和主家都受到相应处罚,并未因为干部家庭背景而网开一面。2009年至今,共有两名“大总管”因违规被撤销资格,红线意识已然深入人心。

     

    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朱村善行义举四德榜 

      据了解,近年来朱村先后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制定了《红白理事会制度》《村民行为规范》《“三大堆”清理规定》《公共设施维护规定》等十余项村规民约。这些群众认可度高、操作性强的朱村“小宪法”,再造了朱村的精神气质,助其获评“全省文明村镇”称号。

      “小实惠”补齐公共服务短板,“土办法”改写村级治理模式 

      从朱村经验看,要使“新风”替代“旧俗”并稳稳扎下根来,需从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、创新村级治理模式等方面共同发力。

      尽管朱村多年前已普遍实行火葬,然而土葬的影响依然挥之难去,村民大多会将亲人的骨灰盒放置在棺木中掘墓安葬。据测算,一座普通的双穴墓占地约20平方米,如果坟墓位于田地中央,这块地基本上就失去了建设大棚的条件,且无法流转成片开展机械化作业。对朱村这样严重依赖蔬菜种植,且人均耕地只有近一亩的农业村来说,逝者与生者争地的状况日益火烧眉毛。

      2015年,朱村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推行“微型墓穴”,不再使用棺木。与一些地方以“严刑峻法”强推的路子不同,朱村将发力点放在了补齐殡葬服务短板上。首先由村集体出资,在村民们认可的“风水宝地”建设公墓;与此同时,村集体购置了灵车、水晶棺等设施。公墓、灵车、水晶棺以及相应的服务,村民都可无偿调用,但前提是必须遵循新的丧葬方式。“实际上村民都能算清这个账,原先一口棺材就得好几千,现在整个丧事办下来都花不了几个钱,还一样体面,村民们都很拥护”, 宋体栋说,“现在每冢墓只占4平方米的地,只需一亩多地就能基本满足全村数十年的殡葬需求。”

     

    村民在乡村四德典型评选结果 

      朱村一直大力倡导敬老爱老,他们采取了制作光荣榜、绘制宣传画等一系列举措,其中一项尤为独特、热闹。对孝顺公婆的“好媳妇”,不仅本人受表彰,村里还会组织专人,敲锣打鼓,到其娘家送上“教子有方”的牌匾,实现“夸一个人、贺一家人、教育一村人”。

     

    村内健身区旁边的新二十四孝文化墙 

      与道德激励同步推进的还有公共养老服务。2013年,村里筹资400万元建起了功能齐全、设施完备的老年公寓,全村老人都可以选择在离家一步之遥的地方同吃同住、相互陪伴;村里还会不定期组织老人外出旅游、集中听曲看戏;市妇幼保健驻村“第一书记”也为全村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,为全村老人定期查体。

      兰陵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郑戏元认为,朱村的变化,一个重要的驱动力是村级治理模式的改变,村“两委”从纯粹的“村级事务管理者”,更大程度上过渡为“公共服务提供者”。目前兰陵县已下发专门文件,在全县农村(社区)广泛推广朱村的经验做法。(兰陵县宣传部)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